为了丰富广大电脑发烧友的业余生活,给大家创造一个互相学习,了解,交流的机会,从而达到推动国内的电脑收藏和硬件收藏的发展目的,硬件风云:http://www.yjfy.com 和电脑收藏网:http://www.oldpc.com.cn联合在8,9两个月中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其主题是:“我与电脑收藏、硬件收藏”,您可以将自己的收藏经历、体会、收获和轶闻趣事汇成文章发给我站。投稿日期截止为9月30日。 10月份两站将在所有的稿件中评选出6篇优秀作品,并永久登录在两站上。6篇文章的作者每人将会得到硬件风云网站提供的硬件收藏品一份和电脑收藏网提供的35万摄像头一个,希望广大藏友踊跃投稿。 稿件请发送到:1、yjfy@yjfy.com 2、water@vip.163.com
相关事宜请登录: 1、硬件风云网站:http://www.yjfy.com 2、硬件风云之硬件论坛:http://bbs.yjfy.com/
硬件风云网站提供以下六件比较经典的硬件收藏品,对入选的优秀征文作品略表谢意。
1、Diamond 帝盟 EDGE 3D 3240
此卡意义非凡:1、第一块PCI声卡、也是帝盟的第一块PCI声卡;2、nVidia的第一块显示芯片 、声音芯片;3、最早的3D图形加速芯片之一。
芯片:nVidia NV1
2、Diamond 帝盟 EDGE 3D 2120
与第一块卡相比,主要区别在于采用的是简化版的NV1,即STG2000芯片,由NV1的支持4M VRAM显存简化到2M DRAM。
3、MATROX M3D
是MATROX独立开发显示芯片后生产的唯一一块非自有芯片显子,是一块采用NEC/Videologic的POWER VR PCX2芯片的和VOODOO一样的3D子卡。
4、Microsoft 微软 Microsoft Windows Sound System 声卡
1992年Microsoft 微软曾经攻过声卡市场,想建立自己的“Microsoft Windows Sound System ”声卡标准,但是当年它的影响力还很小,所以极不成功。
5、长城GW-0520DH电脑主机板带AMD8088CPU
长城0520系列微机是国产最早的微机,稍有点年纪的人都很熟悉当年电视广告中那句震撼人心的“长城0520”广告词吧。
6、Seagtae 希捷 ST225 硬盘
80年代末的微机中,这块20M的5英寸硬盘使用率较高,电脑老鸟级的人物对这块硬盘应该似曾相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8 20:38:54编辑过]
两大论坛联手!好啊!
这下有气势啦!
强强联合,真是太好了。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顶
卖家???是谁啊???
收藏价值的硬件收藏品,是什么啊???
这个征文我支持,我顶!!!!!!!1
这些东西还不够好?你说哪一样不经典?
不过,如果有谁愿提供更好的奖品,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本次活动还有几天就结束了,请有兴趣的朋友投稿,谢谢!
截止9月30日,收到以下三位朋友的稿件:
pcx1211
wuyuetiger
AngelHeart
另monitor的稿件因网络的问题还没收到,请速补寄
与WATER联系过,没有回信,估计他那也没有什么稿件了
以上四位朋友请在我提供6样奖品中任选一样作为奖品(请给我发短信,如有相同,再调整),另还将获得WATER提供的视频头各一个。
谢谢!
截止9月30日,本次活动共收到4篇征文。
虽说少了点,但是此次活动还是比较成功,因为通过这次活动,吸收了不少了电脑硬件收藏爱好者。
由于此次征文较少,以下四位朋友均入选优秀征文,排名就以征文收文顺序吧。每人将获得本站的硬件收藏奖品和电脑收藏网的摄像头各一。
这四位朋友是:
pcx1211
wuyuetiger
AngelHeart
monitor
现将他们的文章帖出请大家欣赏
我的CPU收藏故事 |
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会打开我的抽屉,看着一排排自己亲手收集来的cpu,一种欣慰的感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有时会拿出一些我比较喜欢的cpu,仔细的观赏起来,真是另人赏心悦目。 我从小便与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小的时候爱收集些口袋妖怪的卡片,我清楚的记得,我经常为了买来收藏,用妈妈给我早晨吃早饭的前来买它.直到后来我收藏过邮票,汽车模型。但另我最为开心的收藏经历便是收藏cpu了。 我从小学的二年级就已经接触到了电脑,学习的第一课我便知道了cpu是一个长满金黄色触角的芯片,是一台电脑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的电子技术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在cpu的制造工艺上,这就是我对cpu的最初印象。 到了初中3年级,我第一次来到易趣.在易趣上第一次体验到了网上购物的乐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易趣的cpu一览中,看到了有个人在卖zilog cpu z80,我茫然了,这和我记忆中的cpu形态完全不一样,我立刻到google搜索"cpu历史",仔细的浏览过各个网页后,第一次大致的了解了cpu的历史,当时的我心潮澎湃,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当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接着我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开始收藏cpu。既然下定了决心,我就以150元拍下了5个z80。在等待收货的过程中,我也在一个论坛上发了"求购古董cpu"的帖子,当天便以20元买下了一个 奔腾 pro。这也我第一个收藏到的cpu。当晚我便在网上搜索到了p pro的各方面的指数。过了几天,我便收到了z80,第一次看到这样的cpu,怀着好奇的心情细细的把玩了一把。 为了获取更多的cpu知识,我不断的搜索各类网页,但用处似乎不大。终于有一天,我在google上面搜索到了"硬件风云"。在“硬件风云”中第一次系统的看到了各种型号的cpu,在论坛中得到大家的帮忙,也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在易趣上我也结识了一些收藏cpu的同行,从他们那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我住在南京,在南京根本找不到古董cpu,这也是令我遗憾的事,这令我更加羡慕那些住在上海,广东的收藏家们,而我只能从一些好朋友和易趣上买一些cpu。虽然有种种困难,但我仍然会将收藏进行到底,也希望为国人的收藏事业出自己的一份绵力,希望有一天可以超过老外。 收入本站硬件收藏文库:http://www.yjfy.com/collection/collection.ht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8 1:19:38编辑过]
一次美妙的跨国CPU交换 |
Hi Job,I have received the CPUs from you in the afternoon. They look very good. The CPUs is very rare in my country. The exchange is very pleasant. Thanks. 短短的两周,我和一位远在荷兰从未谋面的朋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CPU交换。交换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我也想把交换的过程与各位CPU藏友分享,给各位借鉴一下。 从去年十二月开始,我从事CPU收藏半年有余,不能说把所有的CPU都收藏全了,至少也收罗了不少种类的CPU,各种品牌、型号、封装的CPU我都有一些。这些CPU三分之二是从易趣或淘宝上购买的;六分之一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还有六分之一是从硬件风云的网友那儿交换或购买的。我渐渐地发现在本国范围内已经很难找到自已所向往的CPU了,我决定放眼到国际市场去,说不定那儿另有一片天地。 时光退回到两周前,我在易趣瞎逛,都是些无法激起我欲望的CPU。再去cpu-world.com和cpu-collection.de转转,老外的CPU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真不知道他们的CPU是哪儿来的。我尤其中意那些在中国很少见的CPU,比如Kingston TurboChip、UMC Green CPU、NexGen 586、Rise MP6、CHIPS 386、MC OEM486DLC等,怎么样才能得到这些CPU呢?直接向老外购买,这个很难实现,这些CPU虽然也偶尔出现在各主要CPU收藏网站的出售列表中,但是我既没有欧元,也没有美金,怎么去买呢?对了!我前不久从贵州的一位卖家处得到了三块PII overdrive ES,这可是绝世珍品,至少我没有在任何其它的网站上看到过这种工程样品。其中有一块没有风扇,而且曾经上过电,所以品相比较旧,不妨拿它来跟老外们交换试试看。有了这个想法,我就把这个交换信息发布在cpu-world.com网站上了,这个网站的更新很快,其它很多知名CPU收藏网站的站长都在这儿的论坛里转悠,并且留有出售列表。 使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交换的消息一经贴出,第二天就接到了若干个老外的回复,有愿意用Rise MP6 266交换的,也有愿意用Kingston TurboChip交换的,另有一位还愿意用Pentium Pro 133 ES跟我交换。看来这块CPU确实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藏品。我一一回复了他们,告诉他们,我想一块换两块,其中一块要是NexGen,另一块则需是Kingston TurboChip、UMC Green CPU、Rise MP6中的一种,或是其它比较特别的CPU。随后又陆续收到一些回复,其中包括cpu-world的站长,他是一位德国人,他坚持用一块Kingston TurboChip来跟我交换,我回绝了这个条件。此时有另一位老外给我来了邮件,他想先看看我的PII overdrive ES的照片。我的数码相机前不久掉了,只好第二天向我的朋友借了台A70,拍照mail了过去,不久就接到了这位老外的回信。他告诉我,他有NexGen P90和UMC 486-33两枚CPU,如果我已经不想与其他朋友交换的话,可以考虑他的交换请求。我被他彬彬有礼的话语吸引了,他的交换条件让我很满意,他的言语又让我觉得他是个可信的人,他的响应速度还让我坚信他是个真正想交换CPU的人。于是我同意这桩交易,他也告诉我Let's do the trade。他说他是荷兰人,他的名字叫Job Seesink,Seesink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荷兰人——韩日世界杯上韩国队的荷兰藉主教练西丁克,是不是同一个单词呢?随即他又告诉了我他的地址,Job住在荷兰的Deventer,这个城市我没有听说过,去网上查了一下,这是个小城市,离德国边境不远,是个旅游城市。我也匆匆把我的地址告诉了Job。Job实在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早上才确定的交换,晚上他就发邮件告诉我他已经把包裹寄出来了,还给我发了两张包裹的照片。天哪!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英语水平差不说,还极其粗心,我告诉Job的地址有两处错误,首先,我把我们祖国的英文写错了,应该是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我却忘记写“人民(People's)”这个单词了,另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是我竟然只写了哪条路几弄几室,忘记写几号了,幸好邮编是对的,只能上帝保佑了。 我告诉Job,我要等到收到他的CPU后,才把PII overdrive ES给他寄去。他很惊讶,反问我:“如果你不信任别人,别人又怎么能信任你呢?”他还告诉我,所有在cpu-world.com上交易的朋友都是可信任的。我觉得自己有点太不信任他了,但又不想贸然地轻信他。于是就去网上看看他的历史记录。不看不知道,原来Job就是大名鼎鼎的cpu-info.com网站的站长。看来这回是不信他也不行了。我决定第二天就把CPU寄出去。上网看看通过什么方式寄最经济划算,著名的TNT快递公司的总部就在荷兰,先去看看;然后再去UPS、FedEx、DHL各大著名快递公司转转,简直不敢相信,快递费居然这么贵,至少也要200元,这都快赶上这块CPU的价值了,看来只好选择中国邮政了。第二天去邮局,邮局工作人员推荐我一种叫“小包”的邮寄方式,这种方式允许寄一些比较轻的国际包裹,而且是空运的方式。填写了一张包裹单,还要填一张报关贴,邮局报价61元,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比较实惠。邮局告诉我,这个包裹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到达目的地,并给了我一张回执,居然是用法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写的,我想起以前听说过邮政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不过现在英语也是完全通用的,不然我可真不知道怎么用法语写我家的地址啊。现在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 时间一天天的临近CPU寄达的日子,这段时间我都无心去易趣交易CPU。过了十天了,CPU还没有收到,我有些着急了,发信去问一下Job,他是否收了到CPU,他也告诉我没收到,他还安慰我说中国的领土比较大,可能会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分递到我的城市,他说他寄到日本才需五天的功夫,这使我更焦急了。趁着周末,我去邮局询问,邮局告诉我,包裹单是由分局总站发出的,于是我冒着38度的高温,骑车一刻钟到了总站,那儿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包裹还需要几天才能到达,如果真的是由于地址不详不能投递的话,可以凭身份证来查询的,邮局是不会轻意将包裹处理掉的,这总算让我放了心。我赶回家后又跟弄堂的门卫留了口信,告诉他们最近我会有个从荷兰来的包裹会到,请他们帮我留心一下。 第二天,Job给我来了email,他说他收到了我的CPU,他很满意,并且让我收到CPU后告诉他。虽然我还未收到CPU,但却放了一半的心,至少我没有失信于人,没有给中国人的形象抹黑。我在想如果由于包裹遗失了,我一定会将另一枚完好的CPU再寄给Job的,为了他的真诚,也为了我是一个中国人。晚上回到家,令我兴奋的事发生了。一个白色的包裹出现在我的桌上,发件地赫然印着——荷兰, 上面显示的邮费是5欧元,看来也不贵嘛。我连拉带扯忙不迭地拆开包裹,打开精致的内包装,两块十分罕见的CPU映入眼帘,一枚UMC U5SX 486-33是台湾台联电自主开发的CPU,一枚是NexGen Nx586-P90,是AMD CPU的老祖宗,这块CPU的针脚很特别,不同于我之前见过的任何一种接口方式,却很类似于SocketA的接口(不过一定是不一样的啦)。 远方的CPU给我带来的是快乐和喜悦,让我更加开心的是我认识了一位在CPU收藏方面志同道合的外国朋友。这次美妙的CPU交换将永留我的记忆。 |
我与硬件收藏 |
要说起硬件收藏,自然要从使用接触硬件说起。基本上说我很年轻,估计喜欢收藏硬件的朋友里面比我小的也没几个吧,86年才诞生,但是我接触PC的年份相当早,从1995年就开始接触PC,当时是我舅舅工作需要使用的联想品牌机在他调走之后就留给了我,CPU P75,8M EDORAM,S3 TRIO64V+的显卡,850M硬盘,4XCD-ROM搭一个联想15'显示器。一开始,我当然是被游戏所吸引,现在看来画面那么垃圾的那些游戏当时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而因为游戏,我对DOS发生了很大的兴趣,沉迷于每日调整config.sys与autoexec.bat的工作中(DOS下有的游戏要求高达620K的常规内存),结果最高时我调出了629K,小YY了一把…… 然而好景不长,象我这样的人岂会对PC这样的好东西不一窥究竟?96年我第一次打开机箱,观察了一番里面的状况,什么都没有看懂,再想想这个东西的价格,然后什么都没敢动就关上了。本来就会这样成为跟现在大部分人一样对硬件避而远之的人,偏偏当年中学的班主任也不是个善主,自家弄了台PC又天天跟我们讲里面如何如何精妙,又谈到超频怎样怎样,弄得我人心浮动终于忍不住操起螺丝刀悍了一把。一个10岁的小家伙强行搞开机箱乱搞乱搞的唯一后果自然是主板宣告殒没,CPU幸得保存。还好保内,一股脑扔过去保修,结果被联想维修部看出螺丝刀痕迹(汗)狠狠训了一顿威胁说不保。最后经过小人发挥口才特技,换了块EAGLE的主板给俺。之后一直不敢再动,直到98年某月IBM硬盘在嘎吱嘎吱响了2个月后终于一命归西,送到维修部说修复不能,购入新货须奉上RMB950大洋正。可怜我小小年纪,贫苦人民,看着外面1¥/per的紫雪糕,一元5个的街机厅硬币,想着200元/学期的学费,义无反顾地将维修部一脚踢开了,从此就过上了看着同学买的大众软件上帝盟板卡的图片流流口水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考入大学…… 好,以上纯属闲话,正题至此开始。大学生涯是沦落到合肥这个破破地城市开始的。城市虽然破破但是总算有家乡小城没有的二手市场和学校里一些出售自用配件的同学。一看到这种地方第一个想起来的自然是买点东东给自家PC小升一级。第一次买到经典配件,也是第一次购买2手配件是学校BBS上一个同学出售trident9750+voodoo1,合计20¥。当时我看到这个广告回想起当年一堆兄弟围着大软上标价4000个大洋的voodoo一起狂流口水时的情况,那个激动呀,二话不说,掏腰包购入。然后上网游走一番,才发现我因无钱远离PC市场的期间当年两大皇牌厂商帝盟和3DFX都已成昨日黄花,不由感慨一番,世事无常,盛极必衰呀。将给家中用的配件打点一番再自己装了一台2手,合肥4大2手市场都有跟我混得贼熟的BOSS了。也是从那时开始,微微有点对古董硬件感兴趣的感觉了。 然后是有2个硬件把我彻底拖入硬件收藏。一个是MATROX G400,一个是DIAMOND S90。因为在市场上见到了这两个东西,所以上网查资料的时候顺带大大重新熟习了一下diamond和matrox的东西。把这2个一买回来插上使用,果然“耳”“目”一新,对这2个厂商的好感度也大幅上升,仔细搜索资料,然后就发现了gzeasy和yjfy这2个好地方。看了许多前辈的藏品之后,自己也坐不住,想搞点自己的收藏。正好当时分专业,被丢到物理电子学,就是干跟微电子差不多的东西,什么嵌入式系统拉,数据采集器拉,传说还做过龙芯2的北桥。心想反正将来也是做电工,现在收藏点经典东西学习下它的布线和设计也不是坏事,就此启动了收藏之旅。先是搞了堆ISA卡,单层PCB好研究PCB布线,而且价格便宜量又足,基本上5¥一块跟BOSS买进。后来对板卡有些研究了,就开始有选择性地收集一些厂商经典的型号,当然diamond和matrox的东西都是一把收入,闲暇时看看那些收藏的卡也是很好的享受了,至于CPU什么的基本上好东东都会收集下来的。到后来BOSS都知道了“这小子是收破烂的”-_-b,因为我跟他们比较熟,每次他们要我帮忙做点鉴定维修维护指导什么的都是塞一堆卡给我做报酬,也不管我要不要。合肥这个地方的好卡不多,一下子容易见到的较不错的卡就到我这里了,大概二十来块卡而已。有空的话打算去广州深圳等地玩耍一番,去小淘点东西,结交些朋友。 我对于硬件收藏位,主要是为了回味曾经的经典时所获得的乐趣,每当我想到当年***$的东西被我10¥拿到手上玩耍就觉得很happy。当然学习它的设计也是我收藏的一个方面。再有我也喜欢小听下音乐,淘回来的声卡基本上都拿来试听试听,品评一下。也许是我学生贫困吧,我很不喜欢eachnet上那种把老东西炒到那么高的一些购买者和出卖者。虽然收藏硬件一般是不太费资金的,基本上一个有稳定收入的人买几块卡没什么问题,但是我还是希望一些象我一样没钱的朋友不要过分热中投入于这个而花相对我们无钱之人比较大的价钱去购买一些号称的原厂的,全新的什么什么。我想很多事情冷静一下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有不同的做法。看到有些朋友不辞辛劳成本地四处收购甚至海外收购,我虽然很敬佩他们的精神,但自问自己是做不到这点的。收藏对我也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还是应该随缘,缘到即可入手,缘不到也不须强求啊。当然,执着于此道的朋友请就当没看见以上2行,呵呵。 手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稀有非常罕见的卡,不好意思拿出来show了。对于板卡收藏来说,现在大家关注的卡基本上都是比较晚的帝盟的拉,3DFX的拉,很少有人关心早年的trident,s3等做出来的卡,我倒觉得那些东西有许多非常不错的,在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之下有很多体现出厂商高超设计功力的地方,大家收藏板卡的时候基本上都只关心它的用料做工,对于设计方面讨论得不是太多,其实我觉得研究下厂商电路设计思路随时代的变化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啊。 至于收藏来源,我有个小建议大家不一定总是要盯着本城和网上邮购,有时间可以出去到附近的一些城市去旅游探索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将旅游和收藏结合起来,也是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嘛。 以上是一个踏上收藏之道不久的后进小生的一些胡言乱语啊,诸位有蛋扔蛋有砖拍砖,大家多多交流一下,不仅是交流藏品,也是交流经验,交流知识,交流感悟,交个朋友嘛。 |
CPU的收藏 |
现代社会赋予收藏和以往不一样的意义,也给收藏提供了比以往更宽广的领域。在这样一个没有信仰没有激情的时代,人们自己制造各种各样的“爱好”来替代信仰,制造各种各样的“收藏”来存放激情,心安理得地在寻觅和收藏中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觉得是浪费。收藏,使生命变得有所寄托。 CPU,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CPU的历史是从1971年开始的。在那一年,当时还处在发展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微处理器4004。这不但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也是第一款个人有能力买得起的电脑处理器!4004含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被当时的蓝色巨人IBM以及大部分商业用户不屑一顾,但是它毕竟是划时代的产品。现在的CPU速度是当年的一千倍了,从外形到内核技术都有了数代革命性的变化。早期的CPU早已没有使用价值而被大多数人忽视,成为电子垃圾的一部分。 但是,CPU的高技术、高价格决定了它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垃圾而已。和一些网上的朋友一起,我加入了收藏CPU的行列,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现代收藏,从某种程度上说一种个人说明。收藏CPU的这一群人,其实都是有着“技术崇拜”倾向的人。大家在一起探讨CPU的技术和发展历史,分析周边的硬件支持体系,从中获得知识、乐趣以及相互的认同。一般旧CPU的价格也不高,几十元就可以购得,收藏的门槛比较低,适合各类人参与。同样。CPU里面也不乏精品,早期的白色陶瓷镀金顶的品种,作为实验产品,产量稀少,价格不菲,是很多收藏者梦寐以求的。 收藏CPU,其实也是收藏个人电脑发展的历史,也是对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见证。
|
希望能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下次我也要参加!
[em13]明天?! 好!!! 我要发挥一下我文科生的写作水平!!!(大家别笑....)
[em01][em01][em01][em01]欢迎光临 硬件收藏论坛 (http://bbs.yjf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