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收藏论坛

    注册 |登录

    硬件收藏论坛硬件收藏论坛硬盘-光驱-MO-SCSI › 查看主题

    7096

    查看

    11

    回复
    返回列表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超级比一比:外接式储存媒体解决方案

    楼主
    发表于 2004-1-19 15:52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转自  Tom's硬件指南http://www.gb.tomshardware.com/storage/03q3/030924/index.html

    USB与FireWire接口的外接式硬盘vs. HighPoint的e.SATA



    周五下午,在某位多媒体开发人员的工作室中,项目正顺利进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精神亢奋地等待周末的到来。突然间,Windows操作系统就像原子弹爆发似地将所有人的兴致一扫而空–硬盘空间不够用了!

    瞬间,整个工作室沸沸扬扬。开发人员翻遍整个抽屉,可是最近一次备份已经是几个星期前了,他所有私人数据,包括过去几个月收集的MP3、相片和影片,都还没有备份。他可以马上砍掉几个目录,可是接下来他可能就要拿把榔头砸了他的PC。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另一块硬盘。

    他知道只用一块硬盘有个坏处,就是所有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固定而无法搬动的。他必须费一番功夫才能将好几GB的数据备份出来。他也不喜欢使用外接式硬盘。他的ADSL传输率不够快,而SDSL又太贵,超过他所能负担。剩下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光盘或DVD备份,可是光盘的容量太低,而DVD片(最好是RW片)又太贵而且费时。

    它和许多人一样陷入胶着。空间不足或许不是最严重的问题,近几年来,病毒、硬盘故障、雷击、泡水、操作错误等造成数据遗失的风险层出不穷。

    当然,你可以基于安全考虑而外接其它硬盘,不过这并不是最灵活的方法。最好的解决之道是安装用小型控制器通过USB2.0或FireWire连到外接设备。

    HighPoint几个月前开发出一种通过SATA方式连接外接式硬盘的方法。这套使用e.SATA技术的系列产品包含PCI控制器和外接盒。本文将把此方法与Maxtor和Transcend的外接式硬盘做一比较。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04-1-19 16:01 | 只看该作者
    结论:e.SATA速度快但仍是HighPoint的特殊专利

    此次受测的几款硬盘与外接盒具有一些显著的差异。相较于WiebeTech的DuoGB或Maxtor和Western Digital的两款外接式硬盘,Transcend的便携式硬盘与Fujitsu的HandyDrives就小了许多。HighPoint的RocketMate外接盒大小刚刚好。在性能方面,由于它们都配备了最快速的UltraATA硬盘和SATA连接端口,因此性能表现优异。

    由于USB 2.0和Firewire 400都足以应付2.5"硬盘的性能需求,因此Fujitsu和Transcend的硬盘在传输率方面并未出现太大的停滞现象。从传输表的渐进式过程可看出端倪。如果接口性能出现瓶颈,就会像Maxtor和Western Digital硬盘的图表一样出现水平线。

    在这些外接设备解决方案的应用方面,Maxtor的硬盘非常适合用来进行备份。只要按下OneTouch钮就可以开始备份。而Western Digital则以优异的性能和整体容量最高取胜。

    如果你想要将数百GB的数据储存在便携式设备上,Wiebetech的DueGB将会是你最佳选择。它提供超高容量,省去搬动整台PC的麻烦。目前还没有一款硬盘能够以如此经济实惠的价格提供如此高容量的外接式硬盘解决方案。

    相形之下,HighPoint的e.SATA系列产品就黯然失色了。不过虽然只提供一个外接埠的Rocket 1511适配卡很不实用,可是RocketRAID 1542内建的两个接口与两个外接埠确实相当方便。

    在已有一个或两个SATA接口的情况下,e.SATA就派上用场了。你只需要买一张转接卡与RocketMate外接盒(HighPoint B11或B22)就可以使用各种具有UltraATA/133或UltraATA/100接口的硬盘。虽然购买转接卡和RocketMate的价格与个别购买USB与(或)Firewire的硬盘外接盒差不多,不过你却可以享受较高的性能。

    缺点是,e.SATA目前还是HighPoint专卖的产品。就算它使用标准连接线,并把它优异的性能考量进去,还是无法保证这类产品在未来就能大放异彩,毕竟Firewire 800来势汹汹,而且带动高速外接产品的PCI Express技术也是不容轻视的劲敌。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04-1-19 16:00 | 只看该作者
    Western Digital 250 GB外接组合式硬盘特别版


    我们在4月的时候测试了这款WD硬盘。既然它具有如此优异的性能和高容量,实在不应该放过它。

    此处将不会针对此硬盘多做说明。我们提供了此块硬盘的性能测试结果让大家比较。请看下一篇的测试结果。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4-1-19 15:58 | 只看该作者
    WiebeTech DuoGB 500



    WiebeTech的DuoGB无疑是此次测试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硬盘。它包含两块3.5"的硬盘-两块容量皆为250 GB,而且是具有8 MB高速缓存的Western Digital WD2500JB硬盘,因此总容量高达500 GB。不过如果把DueGB全部装好,它的重量足足有1公斤重,你很难带着到处跑。

    WiebeTech使用传统的组件来降低成本。它的外壳相当有90年代个人PC的风格,前方则使用不锈钢增加明亮感。内部有一个小型的电路板,其上有操作这两块硬盘的逻辑电路。精巧的电源供应器就为在硬盘下方。在后面有一个60mm的风扇可帮助硬盘散热。

    它是用400mpbs的Firewire接口与PC相连。由于WiebeTech在宣传期间提到这两块硬盘也可以使用RAID软件来执行,因此如果设置IEEE1394b或Firewire 800会更合理。

    Windows可以识别这两块硬盘。如果DuoGB还能提供另一个接口,使其能够从两台PC同时作业,那就更好了。有了500 GB的容量,做什么都很够用。

    不锈钢的前置面板为整体增添极高的质感。

    它胜过其它硬盘的特色之一在于使用风扇帮助硬盘散热。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04-1-19 15:58 | 只看该作者
    Transcend 2.5"便携式硬盘



    Transcend(创见)的硬盘和Maxtor、Western Digital与WiebeTech的移动式硬盘不同,它是2.5"的硬盘。此款硬盘的性能稳定,只是在搜寻时间方面落后其它几块硬盘。

    这款便携式硬盘的轻巧性与袖珍的外型让它增值不少。相较之下,Fujitsu的HandyDrive就庞大多了。在这方面只有ValuePlus的SPIO能与之抗衡。

    不过它有个缺点,就是它是通过PS/2连接线来取得辅助电源。你需要连接线才能使用这款便携式硬盘,可是一堆笔记型PC根本没有PS/2接口。在这方面,Transcend就不如其它厂商的硬盘方便。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04-1-19 15:56 | 只看该作者
    Maxtor Personal Storage 5000DV



    我们在春季的时候测试过Western Digital的外接式硬盘。它们优异的性能确实令人赞不绝口。Maxtor也采取相同的设计。他们的Personal Storage 5000DV容量高达200 GB,转速为7200转,并且标榜8 MB的高速缓存。这块硬盘支持USB 2.0或Firewire/IEEE 1394a,不过后者的性能较高。IFA上也出现一款容量高达300 GB的新硬盘。

    Maxtor和Western Digital不同之处在于Maxtor的硬盘具有OneTouch的备份功能。什么叫做OneTouch?就是在5000DV硬盘前方有一个可自动激活备份软件的按钮。



    The button is part of the OneTouch feature.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04-1-19 15:55 | 只看该作者
    HighPoint RocketMate 1100



    RocketMate 100是铝制的外接盒,因此能为硬盘提供相当良好的散热效果。不过你还是要注意硬盘的温度。温度越高,硬盘寿命越短。

    RocketMate 1100令我们相当惊艳。它所有的连接端口和控制组件都位于后方。HighPoint在盒上标示了数据接口,因此你不用担心错把USB接口当作Firewire接口。不过盒上只有一个Firewire接口,因此你必须以序列方式连接设备。关于只设置一个Firewire接口的原因目前尚无法得知。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04-1-19 15:55 | 只看该作者
    HighPoint Rocket 1511





    使用1511连接PC与SATA硬盘非常不方便。1511虽然使用HPT372芯片,可是只有一个接口(可能有两个)。由于这会严重影响使用此卡时的方便性,因此我们强烈建议使用其它有两个接口以上的控制器。只要使用HighPoint的B11和B22转接卡,任何SATA控制器都可使用RocketMate外接盒。

    此套产品只提供使用手册和驱动程序,不过你也只需要用到这两种。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04-1-19 15:54 | 只看该作者
    HighPoint RocketRAID 1542


    1542使用RocketRAID 404、454(RAID 5)和1540中所用的HPT374控制芯片。它可在互连数组模式(JBOD,一群硬盘的缩写)或常见的 0、1、1+0与 0+1 RAID模式下执行四块硬盘。HighPoint几个月前也开始提供固件更新,以建立RAID 5数组。

    外接盒内有两个SATA接口,另有两个可从外部连接到控制器的接口。这表示这两个RocketMate外接盒可当作外接式硬盘来使用。

    和此类型的控制器一样,你可以在系统BIOS的设置菜单上设定硬盘。

    1542包含两条SATA连接线、驱动程序和简单的手册。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04-1-19 15:54 | 只看该作者
    HighPoint e.SATA Products



    使用e.SATA产品的秘诀:只要使用B11便可通过背部的档板连接到任何SATA连接端口,让你在PC外面使用HighPoint e.SATA硬盘。

    台湾厂商HighPoint(峰际)的网站上目前提供了数款可使用SATA连接的产品:

    RocketRAID 1544
    针对外接式SATA设备设置4个连接端口的PCI控制器
    RocketRAID 1542
    针对外接式SATA设备与内建SATA设备分别设置2个接口的PCI控制器
    Rocket 1511
    针对外接式SATA设备设置1个连接端口的PCI控制器
    另外还有命名为RocketMate 1000和1100的外接盒。不过这些外接盒只适用于具有传统UltraATA接口的硬盘。虽然HighPoint证实了SATA硬盘目前尚未普及的事实,它仍采用这项新技术,并充分发挥此技术所有的优点。令人不解的是,目前仍没有针对真正SATA硬盘所设计的外接盒。

    此产品另一个特色是B11和B22的应用。这些配件的用途是让用户通过挡板上的一两个SATA连接端口连接到PC外部的设备,以便你使用RocketMate外接盒。这些配件的绝妙之处在于他们可以搭配任何SATA控制器使用,让你在PC外也可以操作所有连接的硬盘。

    HighPoint为初学者和进阶用户提供两种好用的套件。e.SATA Upgrade Kit包含Rocket 1511和一个外接盒,而e.SATA Value Kit适用于任何有SATA控制器而且只想要将外接式硬盘接到PC的用户。



    这就是HighPoint用来连接外部SATA设备的Firewire连接线。

    TOP

    硬件风云 |联系我们

    GMT+8, 2024-12-23 13:51, Processed in 0.041652 second(s), 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