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新的SB Live!的推出,MIDI子卡接口变逐渐消失了,与之同时消亡的还有那以前甚至现在仍让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的高档MIDI子卡。因为SB Live!通过SoundFont技术可以把音色库存入到主存的缘故,所以创新在推出SB Live!的时候,卡上便不再设有MIDI子卡接口。对于声卡市场霸主的这一举措,其他声卡厂商的应对办法就是同时取消MIDI子卡的研发和生产,在这利润至上的时代,这也是唯一的办法,谁叫创新的市场占有率如此之高呢,逆市而行无疑就是自掘坟墓。
难道MIDI子卡就真的没用了吗?难道SB Live!的SoundFont技术真的就完美到可以取代硬件MIDI子卡的地步了吗?难道MIDI子卡就真的没有市场了吗?让我们首先从MIDI的发展史开始来看看MIDI子卡的重要性吧。
最初的创新声霸卡(例如CT1350等)上是没有MIDI子卡接口的,那个时候的电脑声卡,充其量也就是能发出简单的音乐而已,至于声音的美感,根本比不上当时的磁带机,限于当时的技术,能做到电脑多媒体化已经很不错了,当时电脑也只不过是科研单位的商用机,对声音的要求也不那么高。所以,当时还没有那么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MIDI子卡也就没有什么市场而言,各大厂家对此方面的研究也没什么兴趣。我无法考证第一个带MIDI子卡接口的声卡是什么型号,但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同时家用电脑的普及,大众对多媒体的要求也就渐渐高了起来。同时,无论是电影制作还是音乐创作,随着MIDI的标准确立和它自身小而数字化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影视音乐采用了MIDI技术。众所周知,声卡对MIDI回放效果的好坏与MIDI文件的大小没有关系,而是与MIDI合成芯片有直接关系。合成芯片的合成方法将最终决定MIDI回放效果的真实感,而用于合成MIDI的色音库也会对最终的合成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不管多大容量的同一首MIDI乐曲(当然一首乐曲中使用的乐器越多,MIDI的容量也就越大,听起来也就越好),听者听该MIDI乐曲的时候唯一影响音乐品质的就是听者自己的硬件配置:硬件配置越高,声音也就越动听,反之就差。相比MP3而言,MP3要想听到更好的音色,最需要的不是提升你自己的硬件配置,而是提高MP3的文件大小:MP3音乐文件越大,听起来也就越好。正是因为如此,声卡厂商也就逐渐开发起MIDI合成技术起来,以提高声卡处理MIDI时候的性能和质量。限于当时集成电路无法像现在这样高度集成,所以厂家就想出了个聪明的办法:利用声卡上的MIDI子卡接口来连接一个专门处理MIDI音频流的核心子卡,这样消费者想要听到更好的MIDI音乐时,只需要更换子卡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主卡和子卡一起更换。这个时候,创新声卡已经进入到了SB 16时代,在SB 16声卡上都带有的MIDI子卡接口(似乎那个MIDI子卡接口就是创西自己提出来的标准),可以接创新自己推出的Wave Blaster(编号CT1900)和Wave Blaster II(编号CT1910)子卡,这2块子卡上面有着专门处理MIDI的摩托罗拉芯片和EMU8000芯片等,同时,子卡上面也集成了2-4M的MIDI音色库。别小看这几M的硬件音色库,它在处理MIDI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MIDI子卡的消亡埋下了种子。
当时创新声卡上集成了MIDI子卡接口和它自己推出了MIDI子卡后,Roland和YAMAHA等一大批声卡公司闻风而动,同时也推出了自己研制的MIDI子卡,接口方式就是利用了创新的SB 16主卡。不光如此,Roland推出的子卡甚至比创新自己推出的子卡音质还要好,创新眼看着自己亲手做起来的大蛋糕被别人一点一点的瓜分,一怒之下在AWE 64推出的时候干脆改了MIDI子卡接口,主卡上只能插自己推出的CT1930等MIDI子卡。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其它声卡厂商没有冒着侵权的危险去生产兼容AWE 64的子卡,而是在已经成熟的SB 16的标准MIDI子卡接口上再接再厉,推出了兼容该接口音质更好的MIDI子卡。这个时候声卡已经步入到了PCI时代,几乎任意一块声卡上都有着这样的MIDI子卡接口,生产子卡的厂商根本不愁卖不出去自己生产的MIDI子卡。
这个时候的创新,在推出了自己的绝唱:只能在AWE 64上使用的28M音色库MIDI子卡CT1955后,就着手研发起SoundFont技术来。通过该技术,可以把音色库放到主存中,这样就可以不必再花大笔资金来购买MIDI子卡。同时,由于技术的成熟,可以用一个芯片高度集成所有的声音处理核心。正式因为如此,创新在推出AWE 64D时,干脆取消了MIDI子卡接口,彻底放弃了用子卡来提升MIDI处理能力的模式。等到那霸王式的SB Live!推出后,MIDI子卡的坟墓也就完全挖好了。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MIDI子卡的构造,一般MIDI子卡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处理核心,一部分是音色库(创新AWE 64的MIDI处理核心已经做到了主卡上),这2个部件决定了MIDI子卡的好坏。处理核心的性能一般人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子卡上集成了多少容量的硬件音色库,因为这是衡量MIDI子卡处理音频流好坏的最高标准,音色库越大的时候,可以合成的乐器声音也就越多,MIDI声音也就越动听。也就是这追求越来越大容量的音色库,最终断送了MIDI子卡的前程。
可以说,居高不下的成本是MIDI子卡的致命伤,在当时那个价格至上、看重市场占有率的时代,创新不得不将MIDI子卡取消。
创新最初推出CT1900的时候是在1993年(第二年推出了CT1910),那个时候电脑还处于486和586的交替时期,就算电脑的主内存也不过是4~16M而已,当时能有16M内存的电脑简直就是高档中的高档产品。但是光创新的CT1900子卡就集成了4MB的硬件音色库,当时看来简直就是疯狂、为了提升音质不惜血本(当时4MB的内存条价格可是上百呢),后期其他厂商的MIDI子卡也都集成了2~8MB的硬件音色库。正因为如此,FLASH颗粒当时居高不下的价格使得MIDI子卡的造价高昂,当时能够买的起子卡的人也就为数不多了。正是生产成本的高昂,使得创新后来着手研发SoundFont技术,使声卡绕开这个价格障碍。从创新最后的辉煌子卡CT1950可以看出,卡上已经集成了如此众多的音存芯片,这块在1997年推出的24MB子卡上布满的芯片数量和容量比当时同期推出的Matrox Millennium II还要多(Millennium II加上子卡后也只不过16MB而已),当时近千元的价格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了。但创新不惜血本追求了性能的极至,但他却忽视了市场的接受能力,高昂的价格是这块卡叫好不叫座的致命因素,因此,这个最后的创新子卡没有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创新从此也就决定绕开生产成本这个因素,在性能损失不大的情况下,以优先抢占市场和节约成本为首要目标来开发替代MIDI子卡的技术,这样才能绕开因生产成本高昂,从而造成卡上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当时的计算机时代,谁会想到如今的FLASH芯片会卖到如此便宜呢?SoundFont技术的研发成功,使得创新找到了这个捷径,也使得创新从此不再生产专用的MIDI子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