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收藏论坛

    注册 |登录

    硬件收藏论坛硬件收藏论坛硬盘-光驱-MO-SCSI › 查看主题

    9919

    查看

    2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EO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04-1-19 16:15 | 只看该作者
    LSI MegaRAID 320-2: Power Console Plus

    Power Console Plus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用的管理工具。

    在这个画面可以一次设定缓存内存的参数。

    RAIDCore能做的,LSI也能做:根据阵列的工作负荷,可以在这里调整其优先顺序。

    LSI MegaRAID 320-2: BIOS与设定

    两个通道的数据都显示在MegaRAID 320-2中。因为我们用的是随机ID,所以8颗硬盘并没有全部显示出来。

    RAID 0与5-你的储存工厂。

    LSI支持多种选项。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04-1-19 16:16 | 只看该作者
    3Ware Escalade 8506-8



    这也有12通道的版本,从中间没安上的第三个控制芯片,以及左上方的空白区域就知道了。
    固件:7.6.4

    8506-8是8500家族的一员,64位,频率为66 MHz;先前的版本仅限于33 MHz。所有3Ware的SATA控制卡,都使用了StorSwitch架构。正如这名称所暗示的,它是一种封包交换技术,跟以太网路(Ethernet)非常类似。

    这技术可让每个硬盘与接口卡之间的通讯独立开来,这方法称为port identifier(连接口识别)。跟SCSI将一个通道分给大家使用比起来,这功能的好处在于每个硬盘皆互相独立,可以同步处理自己的数据。这在使用了7506的UltraATA时,就可以看得出来。

    更进一步的说,Escalade 8506所需的硬体更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一边是ATA接口,支持四个连接口;而另一方面,则是真正的RISC芯片,配合XOR运算引擎,同时也包括了64位的PCI接口。

    3Ware Disk Manager可以用来设定与管理磁碟阵列,如果阵列失效,它也可以发电子邮件或呼叫BB Call,通知管理者。

    3Ware.biz的德文网页写得并不好-跟3Ware的专业形象并不相符,所以我们决定从英文网页上,撷取所有信息。我们很高兴可以看到磁碟阵列的大小可以支持到2 TB,像HighPoint就没有提及这方面的任何信息。

    除了RAIDCore之外,3Ware也支持多控制卡同时运作,最多可以达到四张。这表示阵列不会操得太离谱,因为虽然Escalade可以管理多个阵列,但这些阵列必须要位于不同的硬盘上。

    第五到第八口位于电路版的另一面。当使用12口时,另外两组连接部位于画面的右上方。

    就是这个角度!8个连接口同时现身。

    8颗硬盘中的一颗硬盘失效,会让整个RAID 5的性能骤降。不过,重建RAID的过程还蛮快的。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04-1-19 16:17 | 只看该作者
    3Ware Escalade 8506: 3DM

    按一下以浏览全图。

    这张全图的分辩是1600x1200,可让您有个完整的概念。不过我们很怀疑,这到底用了多少台服务器?

    监控画面只能告诉你,是不是出了问题…

    …还是一切正常。

    如果硬体发生故障,该以电子邮件通知;或是远端存取、背景服务的优先顺序等等,都可以在这里改变。

    跟Adaptec、LSI、以及RAIDCore比起来,3Ware的功能较少。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04-1-19 16:18 | 只看该作者
    HighPoint RocketRAID 1820



    固件版本:1.0

    RocketRAID 1820是目前HighPoint的顶级产品,跟3Ware与RAIDCore的比起来,它没有自己的缓存;接口用的是133 MHz的PCI X。这明显指出了这块卡的定位:任何对带宽需索无度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在这张卡上得到满足。

    驱动程序方面,它支持Windows 98与NT 4.0以上的操作系统。虽然安装磁盘上说,它也支持Windows Server 2003;但却找不到相对应的目录。不过别担心,Windows XP的驱动程序仍然可以用在2003上。

    这张卡附的驱动程序放在软盘上面;可是许多新的电脑连软驱都省去了。所以你得先把驱动程序通过笔记本电脑,拷到文件服务器上,然后才能下载使用。

    如果阵列中的某个硬盘损毁,那绝对不会是令人愉快的经验。HighPoint的网站上也没有对此提出任何解决方法-我们找不到Windows驱动程序的踪影,只有Linux的新版驱动程序。至少厂商该寄张新的驱动程序与软件光碟,处理这个问题吧。

    跟Adaptec与LSI一样,HighPoint能让你以密码方式,保护所有设定,不让别人修改。Adaptec的方式是与Windows的用户帐号结合,只有管理者群组中的用户,才可以修改;而HighPoint则使用了自己的管理者帐号。这不会不安全;只是比较难管理。

    在这次测试中,RocketRAID 1820的传输性能非常好。但在执行Winbench 99 2.0时,缺乏硬体XOR运算单元的缺点,就一览无遗:在应用程序测试中,HighPoint敬陪末座。不过就像先前提到的,这张卡不是为了商用应用程序而设计的。RAID 5的传输速率介于每秒172到220 MB之间,算是不错的成绩。只有RAIDCore RC4852才胜过了1820,性能居冠。但这张卡的缺点是,如果有一颗硬盘损毁,那么对于整个性能来说,会有极严重的影响(详见下图)。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04-1-19 16:19 | 只看该作者
    HighPoint RocketRAID 1820(续)

    我们的测试显示,性能会从每秒200 MB骤降到每秒5 MB(!)。这表示修复260 GB的阵列,得花上13个小时。

    它的寻道时间为9.1毫秒,比单颗WD Raptor硬盘好上一点点。3Ware得花上更多时间;而RAIDCore则好一点。就这项目来说,SCSI的RAID真是无人能及-即使这个好成绩是因为硬盘高转速-15,000转的关系。

    就靠这8个接头,连接SATA硬盘

    接口卡背后,有个孤伶伶的元件。

    说明书令人满意;不过里面只有英文。把驱动程序与软件放在软碟片中,真叫人伤脑筋。如果磁片坏掉,那网页上也找不到地方可以下载。

    这就是我们制作RAID的方式:用包装内附的8条线,每条线接在一个通道上。还有,跟廉价的接口卡比起来,这些线足足有一公尺长。

    除了在读取模式中,数据有些异常外,RocketRAID 1820还有个缺点:当其中一颗硬盘损毁时,性能会骤降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04-1-19 16:20 | 只看该作者
    RAIDCore RC4852

    固件版本:RC-100-2003293.1

    RAIDCore所用的Fulcrum架构,已经为您详述过了。根据RAIDCore的说法,公司员工所累积的储存技术,已经达到了150年的水准。

    事实上:阵列中的数据模式非常的具有弹性,可以根据RAIDCore设计师的创意,以任何方式储存,就跟「变戏法(juggled)」一样。结果是:您可以把RAID模式变来变去,装上新硬盘以扩充阵列,装上备用硬盘以供正常硬盘损毁时使用,或是在同一颗硬盘上制作出两个以上的阵列。

    不幸的是,即使只是「随便玩玩」,都会耗去大量的时间。如果要每一项都测试,那会花上数个星期。然而,我们还是尝试了最经典的部分,并尽可能的做测试。

    我们也毫不手软的测试如果某颗硬盘坏掉的情形。这时读取性能会从每秒250 MB降到130 MB。如果插上新硬盘,那么重建程序会自动开始。然后数据传输率会再往下降,剩下每秒70 MB。

    不太好,不过还不够惨:硬盘损毁会导致性能减半。开始重建程序之后,只剩下每秒70 MB。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04-1-19 16:21 | 只看该作者
    Fulcrum:击败Adaptec与LSI的特色

    刚刚提到的功能,都是在企业环境中,会出现的情况。RAIDCore已经未雨绸缪,因为RAID中的硬盘可以做更有效的利用。底下就是我们对于Fulcrum架构的潜能,做更深入的探讨。

    自动调整性能

    很有趣的是,RAIDCore的缓存选项,只有开或关而已。其他的参数,例如磁区大小,都由接口卡自动设定。

    除此之外。Fulcrum架构也能将RAID 5中的同步检查数据,加入缓存的行列,这能大幅提升随机写入过程的性能。要达成这目标,必须要先读入旧的数据,然后算出适当的同步数据。然后在产生了同步数据后,马上写入新数据。

    分散式备品

    要让RAID阵列运作顺畅,就需要热备品的存在。毕竟硬盘可能随时会挂,新硬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上线,然后开始藉由同步检查码,重建数据-我们只能祈祷最坏的情况不会发生:在新硬盘还来不及上线之前,又有硬盘损毁。

    不过有几个问题,是鲜有管理者会想到的:如果热备品是坏的怎么办?一般来说这情形不会发生;但热备品一旦上线,也有可能会坏掉。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Fulcrum架构可建立所谓的分散式备品。没有任何硬盘是处于停机状态,当作热备品-相反的,每个硬盘都有一部份空出来。当有硬盘损毁时,数据会利用这些空间重建回来,重建过程就像转移RAID类似,而非标准的重建。




    如果使用分散式备品的阵列中,有个硬盘坏掉(以RAID 50为例),那么整个阵列就会利用先前没用到的空间,转移到新的RAID 50上面去。

    存取时间与最低传输率都会因此而受益,因为硬盘读写头的移动路径较短。只有当硬盘损毁时,传输率才会降到最低传输率。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04-1-19 16:21 | 只看该作者
    有用的旧功能:订定优先顺序

    在RAIDCore中,可能会影响RAID性能的因素,都可以藉由订定优先顺序而降低到最低。这让重建程序尽快完成,或是尽可能的不影响性能-取决管理者怎么选择。这跟LSI的作法一样;虽然Adaptec的优先顺序有三个阶段,但都止于第一次建立阵列的阶段。而3Ware的优先顺序则有五个阶段。



    背景操作的优先顺序,可以用这滑杆来调整。

    持续性的数据检查

    由于时间不够,所以我们没有测试这功能,况且它是Fulcrum架构的部分服务。这项功能会时时检查阵列中较不常用的磁区,以确定数据还是能读得出来。由于硬盘出错,多半会先从读取错误中反应出来,所以可以用来预测硬盘或阵列的问题。这功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不过总是有些新花样。Adaptec把这叫做Background Consistency Check(背景一致性检查)。

    简易的磁碟转移

    Fulcrum架构在设计时,就以弹性为出发点,可以转移到各式硬体上,硬盘与阵列即使是不同型态,也没有关系。所以数据可以储存在所有使用了Fulcrum架构的设备上。

    硬盘漫游

    大家应该对「漫游」这个词非常熟悉,这是手机技术中,用同样SIM卡在不同大哥大业者间使用的机制。这概念跟RAIDCore的一样:每颗硬盘都有明确的识别,可以连接到控制卡上的任何连接口。

    超过2 TB的阵列

    家庭用户不会遇到的问题,已经在专业市场上遇到了瓶颈:2 TB(TeraByte)的限制。虽然NTFS文件格式的硬盘空间支持到264位,也就是16 ExaBytes(十亿(Giga)-兆(Tera)-2拍(Peta,或千兆)-艾(Exa,或百万兆)),但是文件分配表仍然是32位。如果每个磁区为512位,换算下来,就会出现2 TB的限制。Fulcrum架构可以弹性处理这个问题。

    使用缓冲区的NVRAM缓存内存

    这不是RAIDCore的发明,但却是大多数人想要的功能,所以也在此加入。为了不让突然断电,而使得缓存内存中的数据消失(如果缓存中的数据尚未写入硬盘,那就惨了),所以我们会使用NVRAM(非挥发性内存,non-volatile RAM)。它使用的是一般的内存芯片;但会连上电池。当电源重新恢复时,RAID控制卡会将刚刚未完成的写入动作继续下去,以确保数据不会遗失。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04-1-19 16:22 | 只看该作者
    单硬盘,多阵列

    这功能到最近一阵子,才风行起来:一颗硬盘不一定要完整的加入某个阵列,而可以切成几个部分,分属不同的阵列。

    这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你现有的RAID 5共有四颗硬盘,每颗为200 GB,现在打算多加两颗300 GB的硬盘,那也不会有问题。因为新硬盘剩下来的100 GB不会用到,Fulcrum能让你用这空间建立新的RAID,例如用这两块空间建立RAID 0,供暂存数据用。

    这功能对于低端市场来说,特别有用-想想如果你只有两颗硬盘,各切成一半。前半段设为RAID 0,非常适合安装操作系统与储存文件。后半部设为RAID 1,保护数据。如果其中一颗硬盘故障,换上新硬盘以后,重新安装操作系统。重要数据都在RAID 1上做了备份,没有遗失之虑。

    另一个例子是用多硬盘,为不同应用程序塑造适当的环境。例如你有8颗100 GB的硬盘,纯用RAID 5的话,那可用空间为700 MB(其中有一颗硬盘的容量,会拿来当同步检查用)。如果你只用500 GB来做RAID 5,那么剩下200 GB可以拿来做RAID 0。这样一来,RAID5提供安全性,RAID 0提供高性能,夫复何求…

    我们在RAIDCore与Adaptec 2200上,测试了这个例子;但只有RAIDCore成功。

    我们在所有硬盘上设定两个阵列:第一个是RAID 0,第二个是RAID 5。最后产生了一个20 GB的硬盘空间,以及一个超过200 GB的空间,用来储存重要数据。

    TOP

    LEO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04-1-19 16:23 | 只看该作者
    UltraSCSI vs. SATA价格比较

    高性能比较   Adaptec 2200S LSI MegaRAID 320-2 3Ware Escalade 8506-8 HighPoint RocketRAID 1820 RAIDCore RC4852
    控制卡 650美元 650美元 500美元 170美元 350美元
    8x WD Raptor硬盘、36 GB SATA - - 920美元 920美元 920美元
    8x硬盘、Ultra320 15,000转、36 GB 2,400美元 2,400美元 - - -
    容量 252 GB 252 GB 252 GB 252 GB 252 GB
    性能 ++ ++ + O ++
    总成本 3,050美元 3,050美元 1,420美元 1,090美元 1,270美元


    由于这次测试用的SCSI硬盘高达15,000转,速度较快,所以Ultra320 SCSI在I/O测试与存取时间上,都优于SATA。而使用了最快的SATA硬盘:WD的WD360,又称Raptor之后,SATA-RAID的价格只有SCSI阵列的一半,但却没有牺牲太多性能与安全性。

    高容量比较  Adaptec 2200S LSI MegaRAID 320-2 3Ware Escalade 8506-8 HighPoint RocketRAID 1820 RAIDCore RC4852
    控制卡 650美元 650美元 500美元 170美元 350美元
    8x Maxtor DiamondMax 300 GB、SATA - - 2,240美元 2,240美元 2,240美元
    8x硬盘、Ultra320 10,000转 147 GB 4,800美元 4,800美元 - - -
    容量 1,029 GB 1,029 GB 2,000 GB
    (2 TB限制) 2,000 GB
    (2 TB限制) 2,100 GB
    总成本  5,450美元 5,450美元 2,740美元 2,410美元 2,590美元


    纯以最大容量来看,ATA是无可取代的。值得一提的,是SATA RAID 5的价格不到SCSI的一半,但容量却是SCSI的两倍。这表示投资SATA,只花上SCSI的四分之一而已。

    很自然的,有些人会说,这只是理论值而已。然而,由于SCSI的价格实在过于高昂,所以迟早会被SATA或SAS所取代。

    TOP

    硬件风云 |联系我们

    GMT+8, 2024-11-27 11:24, Processed in 0.051754 second(s), 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